我爸在田里干活时曾看到过两只刚出生的小刺猬,用他的话形容就是:跟平常见到的刺猬完全不一样,第一眼差点认错了…
刺猬在农村算是比较常见的野生动物,特别是每年春末夏初收割小麦的季节,晚上它们出来活动时,经常能在田埂上发现浑身裹成一个小刺球的刺猬。用手轻轻一捏就给提了起来,被逮住的刺猬一动不敢动,身上还会不停地颤抖。每当这时,人们都会把它放走,让它们钻进麦田里或者路边的乱草丛中。
我爸发现的这两只刺猬,也是在田里干活时看到的。不过幸好他是在白天,光线好时看清了这两个小家伙,如果是晚上的话可能它俩就不在了。
据我爸当时描述,这两只小刺猬应该是刚出生不久,粉粉的刺还软软地贴在身上,连眼睛都还没睁开,不仔细看就像刚出生的两只老鼠一样。
听老人说,遇到刚出生的动物时人不能用手去碰,因为这些小幼崽身上一旦沾上了人味儿,它们可能就会被丢弃。所以我爸也没敢在那儿多待,确认周围比较安全后就离开了。回家他把这事告诉了我,倒是让我好奇得不行,毕竟刚出生的小刺猬确实很少见,还别说刺都还没变硬的刺猬就更少见了。
不甘心的我只好到网上开始搜查各种小刺猬的图片,为的就是满足下自己的好奇心,看看这种动物幼崽到底长的是什么样。最后搜索的结果不光让我看到了小刺猬刚出生的可爱模样,连刺猬的整个生活习性我也了解得差不多。先来说说刺猬妈妈生小刺猬时到底会不会很疼。
答案是肯定的,胎生的动物在生产时都会产生疼痛感,刺猬也不例外。每年的4月份,刺猬们从冬眠中苏醒过来后就要为繁育后代做准备了。雄性刺猬会在自己心仪的雌刺猬面前不停转悠,等待雌刺猬同意自己的示爱,这个过程会持续好几个小时呢!
成功怀孕的刺猬妈妈会用爪子给自己刨出一个又舒适又安全的“家”,作为一个月后即将出生的宝宝们的新房子。刺猬妈妈一次能生3-6个小刺猬宝宝,想想看,一窝粉粉的还没睁开眼睛、连毛都还是软软的小刺猬,围在妈妈身边,动物世界跟我们人类其实也没啥区别。
大家之所以对刺猬妈妈生宝宝感到好奇,多数是因为刺猬身上的那一身又硬又扎的棘刺,怕这些刺在刺猬妈妈生仔的过程中扎伤它自己。其实,是我们多虑了。刺猬妈妈感到疼,是因为在生产时需要用力将幼崽产出体外,胎生动物的这种生育方式决定了这种疼痛不可避免。
但,它不会因为小刺猬身上的棘刺感到疼。前面说了,小刺猬刚出生时身上的刺是软的,而且身上的毛也长得很稀疏,出生后的几天时间里这些软毛才会慢慢变硬,成为自己的“护身盔甲”。看来,小刺猬也知道妈妈生自己不容易,也在尽最大的能力保护自己的母亲!这一点看来,动物和人都一样,都知道用自己的方式去心疼自己的至亲至爱,去保护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存在。
新生命的到来不容易,但它们来到这个世界后还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磨难,而这每一个磨难,对它们来讲可能都是致命的。
一、来自天敌的威胁。浑身长满刺的刺猬外表看似挺厉害,其实是种特别胆小的动物,一受到惊吓,就会把自己缩成一团,然后将身上的棘刺都竖起来想借此吓跑敌人。这种方法用来对付比它弱小或者不敢惹它的动物挺管用,但在黄鼠狼、獾、猫头鹰等天敌面前,这就成了一眼就能识破的小把戏。
比如黄鼠狼,因为都属于夜间活动的动物,所以它俩撞上的机会还是很大的。黄鼠狼挺聪明,它不会和刺猬硬碰硬,毕竟那一身棘刺确实吓人。但它会放臭屁,把刺猬从洞里臭出来,甚至臭晕,然后趁刺猬不注意抓住它柔软的肚子,毫无疑问,刺猬就只能任它摆布了。“身上的刺有多硬,肚子就有多软”说的就是小刺猬,黄鼠狼从刺猬肚子下手的办法也是在长期的捕猎中总结的经验。
二、成长环境、食物来源也是刺猬生存的挑战。刺猬喜欢生活在阴暗背光的地方,怕光线、怕凉都是刺猬的弱点。但是阴暗的地方往往潜伏着更大的生存威胁:比如蛇、毒虫之类的,这对于幼小、毫无防备能力的小刺猬来说都是致命的威胁。
刺猬以蚂蚁、白蚁为主要的食物来源,一晚上能吃克左右的虫子呢,除非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才会偷偷吃上几口人类种的粮食。但有些人就误认为刺猬是专门偷食粮食的,所以在看到刺猬时并没有想到要第一时间保护它。
而且一些不法商贩,也会故意出高价收购野生的刺猬,部分没有法律意识的人就会受到高价的诱惑去捕猎野生刺猬然后售卖,殊不知我们是在伤害这些默默保护着我们粮食的“卫士”。
三、刺猬的活动轨迹跟人类有重合,会经常发生误伤的情况。前面介绍过,刺猬在每年的4月份会从冬眠中醒过来准备繁衍后代。因为它属于异温动物,不能像猫狗那样根据季节调整身体的温度,所以它很怕冷,到了冬天就会进入冬眠状态,然后第二年气温回升到一定程度时再苏醒过来。
看似挺正常的生物规律,却因为苏醒的时间跟人类的农忙时间出现了重合,所以才会经常在田埂上发现受到惊吓的刺猬。春末夏初正是农村收割小麦、准备插秧种稻的季节,现代机械化的农耕方式为我们节省了人力、物力,但是也影响到了动物的生存环境。轰隆的机器声、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偷偷电捕鱼捕虾,都严重影响到了刺猬的生存。据统计,90%的小刺猬寿命不足一年,这也造成人们普遍认为刺猬寿命短,其实跟我们人类活动存在很大关系。
总结:每一种生物在母性面前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这种本能是出于爱和责任,虽然动物不能像人一样用语言去表达,但是它们所做的一切已经很好地证明了母性的存在和伟大。我们常说保护动物、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任何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链的一环,少了其中一环生态就会失去平衡,我们的生存终将受到威胁。所以,保护环境、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