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物种为猬科动物黑龙江刺猬Erinaceusamurensis(图1)。
壹
本草考证
本品始裁于《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言:“猬皮,生楚山川谷田野,取无时。”陶弘景云:“田野中时有此兽,人犯近,便藏头足。毛刺人,不可得捉。”李时珍曰:“猬之头,嘴似鼠,刺毛似豪猪,踡缩则形如芡房及栗房,攒毛外刺,尿之即开。”并附有猬之外形图。据以上所述的形态、生境、分布,可知古代所用猬皮来源与今一致。
图1.黑龙江刺猬
贰
生境分布
栖息山林、田野及果园中,在灌木丛、树根、石隙等处穴居,窝内铺盖草及树叶。广泛分布于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江苏、陕西和甘肃等地。
叁
采制
干燥外皮入药,名刺猬皮;干燥胆入药,名猬胆。多在春、秋二季捕捉,捕后无痛处死、剥皮,刺毛向内,除去油脂、残肉等,用竹片将皮撑开悬放在通风处,阴干。四季均可捕捉,无痛处死后剖腹取胆囊,以线将口部扎住,挂通风处阴干或鲜用(图2)。
图2.药材刺猬皮
肆
功能主治
刺猬皮:平、苦、涩。归大肠、胃、肾经。具有化瘀止痛、收敛止血、涩精缩尿之功效。主治胃脘疼痛、反胃吐食、便血、肠风下血、痔漏、脱肛、遗精、遗尿。猬胆:苦,寒。具有清热、明目、解毒之功效。主治眼睑赤烂、迎风流泪、痔疮。
声明:本文摘自版《中国药用动物志》、版《中国药用动物原色图典》、版《中国药典》、版《常用动物药材识别图鉴》,由中药资源监测与服务平台编校发表。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eipia.com/xzjb/3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