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MMER
Limitbeauty
一只被救助的野生刺猬如何放归野外?
在红山,一般被救助来的动物都会在兽医检查治疗后来到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它们在这里被治愈、被安抚、被鼓励...直到符合放归条件之后,再重新回到野外。
我们在这里见证了无数次的奇迹:刚出生的小奶獐,需要一点点喂奶的狗獾宝宝,被误救助的各种雏鸟...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告别:误闯城市的野猪,猫头鹰学院的小小学员们......等等。
但是在救助动物过于饱和的情况下,本土物种保育区也同样肩负了救助中心的职责,成为了被救助的本土动物的临时驻点。
这里是刺猬花园
在本土区,有一块与众不同的区域,这里种植了活血丹、构树、野菊、薄荷、饭包草、荆芥......等一系列本土植物,看似是一块小小的荒地。
这里是“刺猬花园”,我们也称它为“刺猬野放缓冲区”。
这里说的刺猬,是我们的本土野生刺猬,而不是下图这样的非洲刺猬。
非洲刺猬
本土刺猬
每年春天,救护中心都会接收到一些被救助来的野生本土刺猬,它们大多数处于脱水的状态。由于天气变暖,刺猬们结束了漫长的冬眠,而又没有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水源和食物,于是便倒在了路边,被爱心人士救助到了动物园。
如今的刺猬花园可以说是进阶版的救助中心,被救助的刺猬在恢复健康后,那些初步评测可以放归的个体,就会暂时养在这里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刺猬花园的环境更加贴近野外,刺猬们可以在这里进行野外生存的模拟,为后期真正回归野外做好充足准备。
刺猬花园的试运营
6月13日,本土区开放的相关工作都还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一只东北刺猬的到来给保育员们的日常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少惊喜。
*东北刺猬又称刺球,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至阿穆尔流域和朝鲜半岛。它们栖息于不同生活小区,包括城市公园或绿地、沼泽和耕地,以蚯蚓等地面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取食小型脊椎动物和水果。南京地区野外数量较多,紫金山等地常在夜晚可以见到。
这只刺猬是从救助中心转到本土区的,因为本身没有什么伤病,吃喝拉撒也都正常,所以就让它安排入住了刺猬花园,为进一步的放归工作做准备。
因为是第一次尝试将刺猬养在刺猬花园,保育员们并不确定它在里面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否能否适应环境。所以在一开始,保育员就割了一大堆稻草在花园里的一个固定位置给它当窝。
第二天,保育员们观察到刺猬自己在一个大树的下面挖了一个小洞,随后的每一天都能看到刺猬在把放在较远处的稻草搬到自己在角落挖的洞里,这里就是它自己的小窝啦!
在此期间,保育员们也不会干涉它每天的活动,只是在场地里准备一些食物和水,随机的撒一些虫子。刺猬每天都在小花园里寻找食物,对这里类似野外的环境已经较为适应。
经过十多天的观察和评估,在软放归期间,刺猬的体重没有明显下降,日常活动和精神情况也都比较稳定,所以保育员们认为它是可以放归的个体。于是,在今年6月23日的晚上,我们对这只刺猬进行了放归,它也顺利回到了真正属于它的小天地里。
我们期待野生动物可以在不被我们打扰到的那一隅天地里繁衍生息,当然如果遇到了这些被救助的动物,我们也希望它们可以通过更加安全有效的方式回归野外...这次的放归更像是一段故事的开始,这片小园也还会迎来其他的旅客,它们会在这里休养生息,直到整装待发,重新开启新的旅程...
文字/CJ
图片/CJ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