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对“美”做过这样两个定义,第一,回来做自己;第二,他人不能取代你。
时雨及芒种,茶酒送花神,一茶,一酒,一花,芒种后,百花归位,在这天需要给花神践行,护花使者贾宝玉的生日就是芒种前后,大观园的姑娘们芒种日个个身着新衣,有黛玉葬花,也有湘云醉卧芍药。花神来去,梅雨将至,芒种无不在提醒茫茫人间苍生,低头耕作时,花季的确已去。
人与花之间有着极为微妙的关系,或是路过静心远观,或是拿帕子浊泪收起,或是倾心栽培灌溉,或是取其精华而用之芬芳,技艺与禅意总是在枝头纠缠,连接这两样,则离不开,器。
蒋勋有画,“舍不得丢弃的一朵落花,便用碗与清水,供养。”器以载道,道以乘人心,心以留痕于岁月。祭花神或许只是曹公的创作,但农历闰四月仲夏,百花归去确是自然之韵。
芒种寻器·回来做自己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传说宋徽宗曾做了一个美丽的梦,梦中雨过天晴。醒来后,对梦中高远深邃、纯净透彻的雨后晴天念念不忘,写下这两句诗,命汝州匠人烧造天青色瓷器。这便是汝窑。
“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点茶、焚香、插花、挂画,被宋人合称为“生活四艺”,文人雅士追求雅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代插花几乎是那个时候的潮流,宋宫廷多用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然“天下名瓷,汝窑为魁”。作为宋代极简美学的代表,汝窑它质朴无华、优雅温润、古语云:“家有万贯,不如汝窑一片。”比现如今拍卖届更珍贵的,是那一抹摸不到的天青美感。
汝瓷玉壶春瓶的原型,现藏于大英博物馆内,世间仅此一件,其形态柔美如仕女丰盈身段,天青如玉,是汝瓷中的“美艳绝作”。玉壶春瓶在世人眼里,是美的代名词。它与梅瓶、赏瓶并称为“瓶中三宝”,也是中国文化中经典代表器型。
“古瓶盛酒后簪花,花酒由来本一家。”玉壶春瓶在宋代为实用的盛酒器具,因为器型优美,宋代以后逐渐演变为一种观赏性的陈设瓷器,用于插花。
点击上图,一键购入复刻汝窑玉壶春瓶
一盏汝瓷,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以玛瑙入釉,不惜工本,天青色易调,但“云破处”却难得。
汝窑的可贵在于他可以把瓷器烧制成像玉一般的质地,清澈通透,烧瓷人的清澈心境通过器皿传递给守瓷人,对于瓷器来说,此时仅仅完成了前半段旅程,守瓷人的心境从此接替,因此有人言“养汝窑杯的过程,是一段带有无限期盼的修心之旅。”
点击上图,一键购入汝瓷莲花杯礼盒赤子之心凝结于清澈之器,花期不等人,天青色等烟雨。创作者:李可明,汝瓷烧制技艺传承人。芒种寻器·他人不能取代你
钧窑,瓷器釉色绝无相同,世人常说其“钧瓷无对,窑变无双”。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即便是同样的作品烧制出来的效果亦是不同,“钧窑最大的魅力在于她的无法预知。”
每件钧窑器都举世无双,纹理变幻如有神助,釉色变化独一无二,绝无雷同。
“夕阳紫翠忽成岚”。瓷器的无可取代源自于背后烧瓷人的不能取代,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八个字虽然显得有些老套,但能真正做到这八个字,并做出自己的风格,这世间也寥寥几人,人如器,器融于人。
竹节花器,器型似竹节型,插花用器,窑变釉色紫岚交汇,并附有自然窑变流动纹理。手工拉坯经旋修而成形。可根据环境做插花器,也可单独陈放。
点击上图,一键购入钧窑竹节花器这件造型优美典雅的铃铛杯,是康熙官窑的杰作,造型为撇口深弧,显得分外玲珑秀巧,这种造型的杯子在明嘉靖时期就开始流行,因倒置形如铃铛,故得名。
点击上图,一键购入钧窑铃铛杯江南烟雨拾阶上,塞北黄沙酒一樽。“芒种忙忙割”,生活的白月光需要自己去打造,去寻找,去珍藏,去守护。白月光就在那里,需要你偶尔停下来,看看它。创作者:任英歌,钧瓷烧制传承人,任氏钧瓷世家第十代传人,自幼在父亲钧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任星航的言传身教下学习钧瓷制作技艺,同时也是唯一会拉坯并拥有“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的人。长期致力于钧瓷传统工艺研究和钧瓷造型设计、禹州市星航钧瓷有限公司设计师。年其作品《心灵之窗》入选上海世界艺术博览会;年作品《天书奇缘》获中华民族艺术珍品优秀奖;年5月,作品《和谐之鉴》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年,作品《益兽画缸》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芒种日,这样忙于低头耕耘的仲夏烦闷时,插花,养瓷,喝一壶老酒,送百花归位,怎样的生活都需要一点仪式感点亮心头的白月光,想来,这也是曹公移花接木之“祭花神”的一点用心。
芒种愉快,夏至再会。
封面
汝山明
-end-
你最喜欢哪件瓷器?
通过留言和评论分享给我们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动动手指
点击右下吧~
YouMayAlsoLike唐山为什么这么值得吃?
浙江人必经的一道坎:喝李子园发现没吸管
我们在指尖,为你珍藏了一整个武汉的春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