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刺猬皮 > 刺猬皮性状鉴别 > 正文 > 正文

武汉肺炎,野味,功利的中医食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6 0:40:52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武汉疫情始发地华南海鲜市场各类野味曝光,活孔雀以元的价位上了餐桌。狐狸肉与市面上的牛肉几乎等价。刺猬已经廉价到8元一只,还不如KFC一杯无糖可乐贵。最令人倒胃口的蝙蝠,想不到有一天会与桂圆红枣为伍,以滋阴壮阳为名,招摇过市。滑稽中挂着惊悚。中国人吃野味,屡禁不止。说到底还是“中医本位思想”在作祟。先不说吃果子狸穿山甲这类人群。想想家里的长辈,谁家里没有几大罐蛇泡药酒,枸杞泡酒。一问,都是“滋阴壮阳”。第一代即将步入中年90后,说起强身健体,下意识都是枸杞泡茶,保温杯。“中医本位思想”渗透在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中。由此可见,那些渴望延年益寿,求得“滋阴壮阳”的中年老男人热衷消费“餐桌野味”,不在话下。寻常人家对中医的解读,有点意思。幼时笔者喜欢在家乱翻书,只要和中医有关的杂书文集中,总会夹杂一类“中医偏方”“中医治百病,怪病”这样字眼的报文书刊。中医在芸芸众生意识里,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神”。它包治百病,药到病除,无往不利。吃什么补什么。吃鱼眼能明目,吃阿胶能养颜补血,吃燕窝都能抗老防衰。平时,吃个莲雾都要查下功效。中国人的饮食,是充满功利的。随便上网搜索一种蔬菜瓜果,没有不抗老,不养颜,不防癌的。网络词条里,大自然盛产的果实,几乎没有不滋阴补肾,强身健体的。若如此,吃土最好。知乎上,只要有人指出“中医滥用之处”,下边就有人怼“等你肾亏,就知道找中医了”。还有些“中医粉”夸大“中医把脉”之玄乎:这种盲目地崇拜,猎奇地“迷信”,将中医置于何处?是“科学”还是“宗教”?二“中医本位思想”有数千年历史。汉唐以前,百家争鸣,不存在一家独大,各路学说都较为纯粹。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那时候人们对于“南蛮之地”吃野味的看法就是“穷”,是“鄙视”。汉代《淮南子》说,“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蚺蛇,泛指蟒蛇。言语之间充满鄙视。唐代《岭南异录》说广东人吃鹦鹉,猫头鹰,不可思议。宋代《岭南代答》中说“深广及溪峒人,不问鸟兽蛇虫,无不食之。(溪峒,泛指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区域。深广,泛指两广一代。)言辞之间,对南部地区吃野味,不屑。宋代之后,儒学独尊。文人干预医学的风气,延续至晚清。范仲淹提议“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文人附会医学的风气,对于中医的理性发展显然是个阻碍。文人贪生怕死,最擅长牵强附会。而医学本该是逻辑严谨的科学。却在文人的“功利”与“奉承”文化里,变成了假道学。明清两代,“野猪肚养胃,蛇胆清火,夜明砂(蝙蝠粪便)明目之说”大行其道,中国人迷信野味药补的风气经久不衰。野味,越是奇珍,越是名贵。蝙蝠,果子狸,熊掌,一看一血腥的“食材”,照样有人将它们视作“名贵补品”,且历史悠久。这绝不是个别地区某些怪癖老男人的癖好。三清代《红楼梦》里,贾府过年,仆人从外边几大马车拉来的食材,曹雪芹列了一个名单,其中有“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狍子五十只...各色杂鱼二百斤,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这里头的“獐子”是小型鹿科动物的一种;“狍子”也是鹿科的一种食草动物,耳大,体长1米左右。贾府上下一群荒淫之人,显然是受到了“名贵食材”“滋阴壮阳”的社会风气。过年更是不忘囤积各路野味。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束手无策的咸丰皇帝带着一拨人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面对丧权辱国,列强干扰的时局,皇帝内心苦闷,一面纵欲,一面“饮鹿血,补肾亏”。这都是活生生的“中医本位思想”鲜明例证。最后皇帝咯血不止,死在承德行宫。吃野味多数是冲着中医那套“滋阴补肾”“壮阳抗老”的药效去的。野味是否真有药效,不得而知。但是野味诱发致命,罕见的病毒,倒是证据确凿的。真是应验了那句“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本土文化什么时候能摒弃“功利的食疗文化”,意识到“中医本位思想”的坏处,才能远离“非典”“武汉肺炎”这样大范围的疫病。意识上的防御,胜过亿万只N95口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eipia.com/xzjb/37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刺猬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