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编带各位亲在秦岭山区转了转,在观看博爱家园项目的同时,也领略了美美的青山与绿水。今天,小编将带大家到西北去换换口味,看看那里的乡土人家与“博爱家园”的故事。
小知识回顾:什么是博爱家园?
为了实现不再“因灾而害”,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介入灾害前段管理,开展“博爱家园”项目。为农村社区提供:防灾减灾、环境治理和农业生计发展解决方案。具体包含四项内容:
1-防灾减灾与环境治理基础硬件建设。
2-农业经济与生计发展扶持。
3-社区成员能力培训。
4-建立村级组织。
离开陕西继续往西,我们进入宁夏境内。去年9月15日,小编来到位于宁夏东部的盐池县曾记畔村进行“博爱家园”项目前期调研。盐池县属鄂尔多斯台地向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县境由东南至西北为广阔的干草原和荒漠草原,分布着20余个天然盐湖。驰名中外的滩羊就产于这里。
小编到达的曾记畔村,满眼都是黄土地。因为常年干旱、雨水少却集中,使得干旱与洪灾交错发生。乡亲们饱受灾害之苦。
曾记畔村航拍图
荒漠草原上的人家
留守荒漠草原的老人与他住了一辈子的窑洞
在这个人均年收入不足元的贫困村,自然灾害频发。我们在这里开展“博爱家园”项目,就是要帮助乡亲们准确识别灾害类型,了解自身资源,找准项目需求,帮助他们提高抗灾能力。
那么,乡亲们有哪些需求呢?我们来看一看在曾记畔村做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VCA)的情况:
普通村民组在工作人员指导下绘制社区资源图
妇女组在工作人员指导下讨论村子里20年来的大事记(妇女组村民关晓兰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外面来的工作队用这种方法和村民一起制定方案,从来没想过自己也能在村子的建设上出一把力。)
工作人员入户开展项目基线调查,收集曾记畔村在项目实施前的情况数据
基线调查过程中调查老人家对防御灾害知识的了解程度
我们非常重视易受损性及能力评估(VCA)过程。我们主张让社区成员深度参与项目方案制定的过程。这是博爱家园项目获得社区成员认可与支持的基础。
围绕村民需求,我们将为曾记畔村援建一个博爱家园项目,提供以下帮助:
至今,2年的项目实施周期实施了快一年,力建村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请让小编带大家去看一看:
1.基层组织建设:成立了村级红十字会和项目9人管理小组,完成项目管理人员培训2期
成立村级项目管理小组并开展培训
编辑项目知识手册
制定基层组织职责规范
2.软件技能培训:开展4期社区居民培训,内容涵盖防灾减灾、卫生健康及红十字运动知识培训(讲座),受益余人次
给乡亲们讲授包扎的方法,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处理突发应急事件
教会乡亲们心肺复苏的方法,这就是传说中的“人工呼吸”哦
在送给乡亲们做饭常用的围裙上印制生活健康知识,是有效的知识传播方法之一
给每个参加培训的乡亲赠送一个家庭急救包和一本知识手册
3.生计发展:已发放生计基金10万元,支持了10户村民开展农业生产活动
开展生计项目前的基础调研
生计项目主角亮相啦,这就是有名的滩羊哦。期待他们早日出栏。
4.防灾减灾硬件建设:完成硬件工程现场勘察,准备进入招标环节。为缩短工期,村民们还自发地对路基进行了加固处理和碎石铺垫,预计10月底前可以完工
实地勘察硬件工程——逃生路的规划
5.其他活动:为贫困家庭赠送了灾害救助物资、助学金、慰问金、慰问品等
给贫困家庭送去生活物资
年是曾记畔村博爱家园项目二年周期的最后一年,我们将继续努力:
1.强化基层组织能力建设。通过提高社区项目组织自我能力,让博爱家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2.完成逃生路硬件设施建设。抓紧办好硬件项目招标和设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验收,让村民们早受益。
3.持续开展宣传培训活动。除开展知识和技能培训外,还要帮助完善社区应急预案,组织村民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村民防灾减灾意识和技能。
4.监督用好生计发展基金。按照生计发展项目实施细则及基金管理办法,跟踪解决受益村民生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及时评估生产收益,完成生计基金回收和再使用。
5.结合精准扶贫提升群众防灾减灾能力。通过一对一结对帮助活动,带动项目村群众整体发展,通过增收增强群众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期待荒漠草原换上新颜
我们始终致力于改善社区的防灾减灾和生计发展能力。欢迎亲们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eipia.com/xzjb/3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