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小学生进入大自然,充满着好奇,充满着爱意。解救动物的体验是令人惊喜和难忘的,在激发爱自然情感的同时也上了野外安全的一课。
我和刺猬的一次偶遇
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
四年级陈致勋
3月中旬,又到了去南汇东滩鸟调的日子,“咔嚓咔嚓……”,大人们不停地在“用大炮打鸟”,几只三趾滨鹬、黑腹滨鹬和环颈鸻同时被“打”中,他们看着鸟的照片很高兴……
我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瞥见干旱的河滩上有个地笼,好奇便想去看看……
“天!小家伙你怎么在这?”我吃惊地在地笼里发现了一只刺猬。
“因为冬天没东西吃,我很饿,就钻了进来,没想到居然出不去了。”小刺猬好像很沮丧地回答到,还可怜巴巴地看着我。
我懂了,它是想让我救它,可是我无能为力……
我赶紧叫爸爸过来把地笼的绳子解开,把它倒了出来,小刺猬出来的时候,到处张望,过了一会儿它才开始慢慢往上爬。它看上去像个插了很多牙签的“超大号土豆”,两只眼睛像宝石,小耳朵偶尔会从刺中露出来,显得很可爱。刺猬是一种哺乳动物,身上大部分长刺,只有腹部和头部是无刺的,在遇到危险时,它将自己裹成一个刺球,使敌人不敢下嘴。我们忍不住一把把刺猬抱了起来,碰了一碰它的剌,令人惊奇的是——轻轻地碰并不扎手,感觉只能用来吓人,但如果真咬在嘴里的话,恐怕还是会很痛的。
短暂的观察之后,我们决定让它回家。“我还想见到你,希望你不要再进地笼了,那样多危险啊!”我默默地对小刺猬说。弟弟把它放到路另一侧的草丛里,看着它慢慢地爬过芦苇丛边的水沟……背影逐渐模糊起来。这时我仿佛听到小刺猬说:“我们的同伴越来越少,这次我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希望你能帮我告诉人们不要再抓我了,谢谢你!再见!”
今年我10岁了,还是第一次见到野生的刺猬,这让我认识到上海的生态还是可以的,但也发现还是有人要捉野生动物,要是大家都遵纪守法热爱自然,就可以让我们的生态越来越好,让更多的野生动物在上海有自己的家。
这次野外观察虽然有惊喜,但是也有很大的惊吓。因为到了晚上我才知道刺猬身上很可能有蜱虫,它可能会咬人吸血,要是蜱虫携带病菌或病毒,严重的话就可能会死人,所以爸爸赶紧给我做了个全身检查,庆幸的是我的身上一只蜱虫都没有,真是有惊无险啊!我原本以为大自然美妙又神奇,但是没想到也危机四伏,而且就在我们的身边,所以这次我也学到了,野外观察不要随便接触野生动物,不管他们有多么的可爱,也不要去随意亲密地接触它们,鸟的羽毛、动物的尸体也一样。这次与刺猬的偶遇让我懂得了要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心,努力学习野外知识,才能让我们和大自然更好地做朋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