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馨月?
二十多年前,我曾养过一只小刺猬,得到它的难度相当大,是父亲做货运时从山东带过来的。当初一见,就深深喜欢上了这浑身带刺的小家伙。
小时候我住在农村,老家的院子非常宽广,并且院子里种有各种各样的树木,俨然像是个小丛林,所以我并没有把它囚禁在笼子里。我给小刺猬饲养条件相对宽松,就是让它在外面随意跑啊,跳啊的。仿佛我小时候的那些自由快乐的时光,它也分享到了。
后来,我拥有这只小刺猬的消息被左邻右舍的孩子们传了出去。一刹那,传遍了整个小村子。大孩子、小孩子纷纷前来看稀罕。那时的家里,仿若成了一个“动物观赏园”。在得到孩子们的赞赏、夸奖后,我那小小的虚荣心,极像是一朵幸福的花儿,越开越大。
春去秋来,黄叶随着秋风悄悄地流逝。天凉的时候,父亲打算给它弄个小屋子,让它今后冷有所居。可是,一个悲剧还是发生了。小刺猬不翼而飞,它丢了。我掘地三尺,寻遍整个村头巷尾,再也没能找到它的半点踪影。
那时,我哭了。痛心,愁眉,泪眼。在数个日子里不思茶饭。在家人的安慰之下,方才慢慢安好。我央求着父亲无论如何也要再抓一只。
然而,悠悠岁月一晃而过。父亲两鬓间的发色渐渐白如冬雪,他变老了,远离了那些走南闯北的日子。虽然我的父亲在我的童年里没有像其他的家长一样精心陪护,候我成长,但是我深知那些贫寒的生活里、那些无尽的艰辛给我们一家人带来的不易,我没有去责怪父亲,因为他已经做到了为人父母时最无私的付出,他像一炳蜡烛为全家人的梦想而燃烧了自己短暂又漫长的人生。
曾经所经历过的这些事情,也随着时间的影子,渐渐远逝……
当岁月绕过屋檐下那些深深的光阴,只剩下一张长大而成熟的脸庞。转眼间,我已成为孩子的父亲。在送孩子上学时,也会在孩子的学校,看到一些剪纸作品,兔子、狗儿以及小刺猬等,看着这些,我的心情走向了低潮。如今的这些孩子也只能用有限的艺术形式来体会动物与人的那份情感,失去了大自然与人应有的亲近……
一个阴雨缠绵的秋天,回老家办事,我遇见了一个儿时的朋友,寒暄之后,他邀我前去他的家中看一件宝贝。他的盛情相邀,使我不得不前去看个究竟。
当我走进他家的小院子时,那一瞬间,我惊呆了。在那满眼茗香的槐树下,悬挂着一个小鸟笼,鸟笼里面灰灰一团,这是什么东西啊?我边问,边用眼睛靠近一点。啊!是小刺猬?!我若惊若喜,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向我袭来。
它太可爱了!太纯洁了!我禁不住放声感叹着。这只小刺猬和我曾经养的那只真是太相像了。或许是我们看某种动物都是一个样子,或许动物看我们人类也是一个样子吧。
我急切地问朋友,哪里弄的?就咱们村子里面啊,玉米田里。真的假的?我真不敢相信!农村这块深情的土地,我庆幸还有一些小动物,繁衍在这里。有时候是应该反思一下。
我把他带走好吗?我的话刚到嘴边,不由得又咽了下去。我让它去城里做什么呢?钢筋水泥的城市,它有地方生存吗?我只得发出轻轻叹息。
朋友说,你怎么了?我强忍着欢颜,说,没事,就是有些睹物生情。在朋友的家里喝了几杯茶,做了短暂停留,而后离开了。
告别了朋友,我驱车行驶在返城的路上。眼前的一排排房屋,一片片田野,急速地向着车身后面退去。在我离开小山村的这些个年头,忽然觉得一切已经变了,不知是人变了,还是村庄变了,好像丢了灵魂那样。
我的眼睛忽然模糊起来......
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城市人,或许这一生也没有机会成为一个农村的人了,此时的心情,无比复杂。
小刺猬和儿时那些远去的往事,如今已化做一个个时间碎片。在这个现实的时间格图里,我好想依次将它们再次拼凑,来安放一些走丢的灵魂。
end
作者、主播简介▼
△
作者简介:陈科,山西长治上党区人,闲时喜欢跑步,写写文字,以充实不易的人生。作品见于《中国作家网》《今日头条》《上党晚报》《晋东南散文》以及各公众平台。
△
主播简介:张馨月,就职于长治市上党区融媒体中心。
点击下方「写留言」
分享你的感悟
作者:陈科
朗读:张馨月
图片来源:千库网
编辑:卢嘉欣
责编:卢嘉欣
监制:崔晋慧
投稿邮箱:yedushangd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