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刺猬皮 > 刺猬皮采集加工 > 正文 > 正文

陶瓷颜色釉之瑰宝钧瓷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2 15:22:43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五大名窑之一钧窑出产的瓷器,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钧瓷主要贡献在于烧制成艳丽绝伦的红釉钧瓷,从而开创了铜红釉之先河,改变了以前中国高温颜色釉只有黑釉和青釉的局面,开拓了新的艺术境界。

馆藏作品:孔相卿《钟灵虎头》高40cm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孔相卿整理北宋钧瓷的传统工艺手法,论证釉色形成的理论依据,规范了当代钧瓷的制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并在钧瓷界推广。作品《钟灵虎头》不作饰纹,入窑之时,是没有任何色彩的,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是在烧制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使之发生化学变化,利用氧化和炉内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一般情况下,每件钧瓷不太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色彩和花纹,而这就是钧瓷窑变的魅力所在。

  瓷作为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在世界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钧瓷就享负盛名。钧瓷属北方青瓷系统。中国青瓷历史悠久,唐以前,青瓷一直是陶瓷生产的主流,钧瓷当属青瓷中最独特的一种。对于钧瓷,自古就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说。它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以其“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特点广受陶瓷爱好者喜爱,由此可见钧瓷艺术地位之高。它一问世,就受到世人珍视,并进入名窑行列之中。

  钧瓷至宋代达到鼎盛阶段,成为当时的五大名窑之一,与汝、官、哥、定并驾齐驱。金元时期,北方各窑仍竞相仿制。元代,钧瓷逐渐趋于衰落,而江南地区仿钧瓷又悄然兴起,蔚然成风。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年),神垕镇(神垕因钧瓷而繁荣驰名)烧制钧瓷者已有10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艺人外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趋于停产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钧瓷得以恢复生产。如今,钧瓷艺术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阶段,经常作为国礼赠送国际友人和各国元首,世界各地收藏大家也将其作为珍品竞相收藏。

馆藏作品:刘富安《虎头瓶》高33cm

  钧瓷凭借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一,并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益寿瓶、益兽瓶、异兽瓶、虎头瓶是对同一类造型不同角度的称谓。《虎头瓶》的虎头耳饰有镇宅、辟邪之意。作品釉色绝妙,丰富多变,以紫色为主色调、又有微妙的渐变。各色各层次巧妙地融合,成为美不胜收、韵味奇妙的的艺术品。

  钧瓷之独特,必然有其原因,其杰出的艺术成就,是在科学配好胎、釉的基础上,烧制过程中合理的控制火焰气氛的变化,利用氧化和还原气氛,由同样的釉料釉色而成为深浅不一的窑变色彩。并且关于钧瓷表面的纹路也是有说法的,在烧制过程中,因釉层厚和烧成温度等原因,出现多种流纹,进一步增强了釉面装饰的效果,比较常见且为人们欣赏的是蚯蚓走泥纹、冰片纹、菟丝纹等。

馆藏作品:杨国政《双系罐》宽:23cm;高23cm

  杨国政是一个恢复传世宋钧制作工艺的实践派。在造型上,他的手拉坯器型和传世宋钧最为相近。《双系罐》双系耳小罐为北方常见造型。罐直口,短颈,圆肩腹,圈足。两侧各以短泥条搭接在颈肩部,形成半圆状小系耳。口沿因釉薄呈现淡黄色,外壁釉不及底,圈足露胎里外无釉。器身处有意识将不同釉料泼洒、点染,使之呈现不同情趣。浅淡的天青色上有乳浊釉汁多次施淋的垂流痕,外壁鲜红色斑不均匀分布,似以毛笔挥洒而成,图案生动抽象,乳浊和着色色彩发生复杂的交错变化,而使釉色变得绚丽多彩,紫、红、蓝、白交相掩映,似有大自然瞬息万变之美。

  钧瓷造型古朴端庄,器型规整,胎壁厚薄匀称。制瓷工匠合理的利用各种原料制坯,基本上掌握了原料的烧缩性能,再加上高超的成型工艺,所制器皿规格统一,尺寸一致。原料的使用上,能够合理使用,保证胎釉的烧成温度和膨胀系数的基本一致。而钧釉的乳光状态和窑变现象是构成钧瓷艺术美的两个外观特征。

  乳光状态是指钧窑釉那种像青玛瑙或蛋白石一般美丽的天青色半乳浊状态,不仅使钧釉产生一系列由浅到深的蓝色,而且赋予一种含蓄的光泽和优雅的质感,减少因釉面玻化而带来的妖艳浮光。

  钧瓷窑变艺术源于铜红釉的创烧成功,使得釉在高温下的流动痕迹惟妙惟肖,出人意料地显示出来,幻化出意境无穷,紫者或像熟透的葡萄,或似怒放的玫瑰,红者如盛开的牡丹,或深秋的的海棠:蓝紫相间,如蔚蓝深海泛出层层紫浪,绚丽多彩:紫红相映,如莹润的玛瑙,凝脂深沉,真是万紫千红,气象万千。更加珍贵难得的是,钧釉自然窑变所形成的一副副壮丽画卷。

馆藏作品:杨志《吉祥尊》高18.5cm宽31.5cm

  《吉祥尊》以传统手工拉坯技法成型,仿中国青铜器“尊”的器形,运用拉坯收足敞口之形式,配以三根弦纹,代表三阳开泰、吉祥如意、和气生财,周围装饰四个瑞兽衔环,寓意国泰民安、四海升平。该作品以紫红拉丝釉色为主调,五彩渗化,釉色窑变自然,过渡颜色丰富,且釉中兼有珍珠点、鱼子纹等钧瓷稀有效果,绚丽而凝重、晶莹玉润。

  钧瓷的窑变艺术改变了历代青瓷那种一览无余的玻璃质感,把瓷器特有的自然美、艺术美和崇高的理想美融为一体,创造出五彩斑斓且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精品,同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瑰丽多姿的民族文化,故蜚声瓷林,名扬中外,虽历经坎坷而经久不衰。

馆藏作品:任星航《双凤瓶》31×15cm

  这尊《双凤瓶》造型规整,古朴端庄,釉色莹润,清丽淡雅,达到了“雨过天晴云破处,夕阳紫翠忽成岚”艺术效果。瓶身红中透紫,紫中藏青,五彩渗化,相映生辉,在不同光线角度下观赏各有情趣,“千钧万变,意境无穷”,耐人寻味。作品秉承用型、质、声、色、纹、境的理念阐释钧瓷之美;用气、势、情、韵、灵、神的内质表现钧瓷的精神,而这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和瑰丽多姿民族文化的缩影。

文章来源:瓷博士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仅限交流与学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eipia.com/cjjg/385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刺猬皮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