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華人知音免费订阅
前言:中国做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尤其是一个神传文化的国度,自古以来就有许多的密法绝技在民间流传,在古代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祖师爷,都是从道法中开创出来的,现今随着所谓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传统大道的失传,许多鲜为人知的民间绝技都失传了。
壹
我小时候村子里有个老人,有一手画符咒的本事这个老人脾气挺古怪的,平时也不太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但是村子里的人,都特别尊敬这位老人,这位老人年逾古稀,但神采奕奕的,看不出老态龙钟的,腰板笔直,老人会画符咒的事,是偶然之间,被村子里的人发现的,过年的时候,村子里有个小孩子放鞭炮,不小心把手炸伤了,伤得挺严重,手上裂开了个口子
这孩子疼得又哭又闹的,那个年代村子里没有卫生所,去医院得走好几十里的路,这孩子疼得脸色苍白,哭闹不止,看着要昏迷了,医院的路上出意外
这个时候村子里会画符咒的老人,也在围观,看见这孩子疼得要昏过去了,于心不忍就跟这孩子父母说,我可以给这孩子止住疼痛,能止住二个多小时,趁孩子不疼的这段时间,医院,这个老人回家拿来了,那种红色猪砂兑的颜料,拿出了黄纸,用笔画上了奇怪的文字,把这符咒缠在了孩子的手腕上
说来也奇怪,正疼得哭闹的孩子,竟然象没事了一样,不哭了,这老人赶紧让孩子的父母,医院去,老人说这符咒,只能止疼二个小时,二个小时一过,这孩子还会疼,这孩子的父医院了,医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也恢复好了,只是手上了留了一个疤痕
这老人会画止疼符咒的事,就传开了,这个老人后来活到了80多岁去世了,老人会画符咒的绝活,也没听说传下来。
贰
谈起很多失传神技,过去应该真实存在,而现在说起来很多人不信,我也听过很多,但按科学解释不清楚的事件,但我的理解应该和失传的祝由科有关,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我身边现在还在经常被老人当做茶余饭后吹牛的已过真实故事:
缩路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初,我们这里张家家主和李氏法术人,他们两个人是相处很好的朋友,张家在我们当地是一个大家族,家大业大,在地方很有名气,而李氏法术人就一个独人,无妻无儿女。
张家女儿要出嫁,因为有钱,张家嫁女就许口,只要你能说出名的,就必须陪嫁女儿,所以,很多东西在乡下也准备不齐全,便决定到省城为女儿准备嫁装,因为李氏会法术人经常奔走各地,见多识广,张家家主就相约李氏一起帮他出门备办。
在那时候,因为上省城昆明徒步行走必须四天才能到达,如果在背着货物行走,至少要五六天才能反回,所以在婚期半月前出门,去的时候就用了四天,在昆明买那些东西又买了五天,把那些东西准备好,张家家主便约李氏转回,可李氏因为还没玩够,就叫张家家主等他,因为是张家请出来的,吃住都有张家负责,有钱人都有一个通病-----小气。李氏为了多让他多花点钱,总这样推那样,一耽搁就又是三天,张家家主急得热锅上蚂蚁,而李氏还叫他在等两天,便保证让他在女儿出嫁前到家。
而张家家主也没法子,就只有等两天,其实那个时候离女儿婚期也只有三天了,按正常时候,就算空行赶路,也很难赶到家。
而李氏告诉他,我们走路不能休息,不能停下来,李氏画了一个符,几句咒语一念上路,当天下午四点多就到村口,已经看到家了,张家家主觉得现在不愁了,不说话就坐下休息,一坐下,就起不来了,最后是李氏到张家叫人把张家家主抬回家。
千斤坠
邓某,由于在村里有三只手,专门偷鸡摸狗,有一天晚上看李氏家大哥家几只肥鸡,那天晚上月黑风高,就去下手了,刚把六只老母鸡抓好,背起走,刚好遇到李氏回家,就被李氏用了法术:千斤堑定住,一夜就站在李家门口大路上,第二天早上天亮,全村人都起来出早工了,他还背着那几只鸡一只站在那里,人越来越多,不大一会儿,男女老少就围着几十人看。
李家一家也起来了,把鸡取了,李氏才说:“你还不走,还站在这干什么?”邓某才能活动,才灰遛遛走了。
经过这次事,邓某再也不敢偷鸡摸狗了,从此改过自新,从新做人!
砍脚烧
李氏有次出门,到一家留宿,问东家讨点柴火烧饭,东家不同意,说:“柴火难背,自己去找吧。”李氏说:“借把刀,砍脚烧。”东家不信,就借给他一把砍刀,只见他砍小腿,就下来片柴。等李氏吃过饭走了,东家中柱子被李氏砍了半边做饭了。
打兔子
李氏有一次又去到一个村子,又留宿于一家,叫东家给棵白菜烧菜下饭,而东家说没有,第二天早上起来,李氏把汗帊掏出,几口咒语一念,小白兔就在菜地,李氏大叫:“主人家,你家菜地有兔儿偷菜吃。”主人一看,抬起一根竹杆就去打兔子,兔子这打跳那儿,就是不跑,东一竹杆,西一竹杆,等把白菜全部打烂,李氏收了法术,兔子不见了。
其实,关于李氏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系腰带变蛇,驾雪山水,犁华用火烧红用手举,自涨灌等很多,就不一一给大家解说了,但确实是真实发生而又让人置信的事,不知道大家听说过没有?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评论交流!
叁
小时候在我们农村见到过很多神奇的技艺,现在基本上都失传了,但那的却是真实的,现在的年轻人没有亲眼见过是完全不会相信的,只有经历了那个年代,看到过那些手艺人的绝活才会知道,在古代民间很多行业都有祖师,也都有相应的道法保护自己,部分法术的真实性已无从考证,甚至已经失传。下面列举几个例子与大家分享:
一、泥山令、雪山令有一年的秋收后,我们生产队烧泥瓦,当窑洞里烧的瓦快要成功的时候,可怕的事情出现了,那炉桥断掉了,大家着急万分,要知道,这一窑青瓦是用来翻盖公房用的,用到了一整年积攒的柴火。这时候,那个四十多岁的泥瓦匠师傅不慌不忙,就近在一户农户家拿来一件蓑衣上,只见他嘴里叽里咕噜说了一阵话,然后往蓑衣上面洒了一些水,自己一个人披着蓑衣进入火窑中,他就在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中挥舞着双手,大约十分钟,把里面垮塌的砖瓦码好,断了的石拱桥梁结好了,他本人没有半点烧伤,连那蓑衣也是完好无缺的。要知道,那个火窑里的温度都是几百度高温的,这个方法真是太厉害了,要是没有亲眼看见,谁也不会相信的。后来听大人们说,那种方法就是“泥山令、雪山令”,必须两个方法同时使用才能见效,一般能独立烧窑的泥瓦匠都会。
二、九龙鱼骨水记得有一年冬天,我跟着奶奶去四姑婆家吃喜酒,就在喜宴上,邻桌有一位十几岁的和我一样大男孩儿被鱼刺卡了喉咙,疼得他涨红了脸,嘴里嗷嗷乱叫,眼泪直流。
坐在我对面喝酒的大表舅看他那模样,起身问他怎么了,是不是身子不舒服,他摇摇头,如实告诉大表舅说被鱼刺卡了喉咙。
大表舅笑笑,将还有小半碗酒一饮而尽,然后用那酒碗在水缸里舀来大半碗井水,左手中间两个手指弯曲,其它三个手指伸直,成一朵盛开的莲花状将酒碗托起,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并拢在水面上不断划动,也不知画的什么,同时,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把那个碗递给那个男孩儿,要他一大口喝下去,他的母亲一直在鼓励他大胆喝下去,男孩儿找这样的方法喝下半碗水,大表舅在他的头顶合掌拍了一下,随着他的一声吼“化”,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男孩儿喉咙竟然不痛了,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
我有些惊疑,第一次见到这种奇怪的事情很好奇,把男孩儿喝剩下的一小口水喝下,那水和平时的井水并没有什么差异,我真不敢相信普普通通的一碗井水就能把鱼刺给弄没了,可亲身体会,这鱼刺的确不在了。后来,我缠着大表舅追问,他告诉我这就是老祖宗传下的绝活,名叫九龙化骨水,专治这种喉咙被鱼刺和异物卡着的症状。现在想想,那时候的农村交通不便,去医院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种办法还真为农村人解决了很多麻烦。
三、止血咒那年暑假快过完了,正是我们那里收稻子的时候,赶上好的天气,姨父就叫我父亲去他们家帮忙,我这个学生也被姨妈点名去打杂,说是打杂,其实就是去吃喝而已。
大清早,天刚亮就到了姨父家。姨父不仅叫了我父亲,还有其他亲戚,一行人草草吃了点东西,就挑着萝蔸,抬着拌桶等农具,踩着露水往田间赶去了。
下田一会儿,突然听到前面割稻子的大表嫂传来一声尖叫,接着将手里镰刀一扔,右手捏着左手手指跑上田埂,在那里嗷嗷直叫,满脸痛楚,全身瑟瑟发抖,几个割稻子的男女急忙跟上,一看,才发现大表嫂的手指被割出一条很长的伤口,隐隐能看见骨头了,伤口上的鲜血不断喷涌,一滴滴落下,染红了脚下一小片黄泥水。大家都吓得不轻,又不知道怎么办,医院,医院还有七八里路,都是不通车的山间小路。
这时,姨父的大哥(我们叫他大表叔)从后面过来,看到大表嫂的伤口,也是吓了一跳,但他没有惊慌,而是将大表嫂扶到田坎上坐下,随后右手食指中指并拢,对着东方的太阳,嘴里开始吟唱,那语速极快,根本听不清他念叨的什么,只有最后一句听清了,好像是“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然后,旋即转身,两指在大表嫂伤口上面隔空一点,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刚才还流血不止的伤口,骤然凝固一般,鲜血再也没有流出出来了。接着,大表叔在田边顺手扯了一点叫做“墨荽”的野草,用两根手指揉碎敷在伤口上,不一会儿,那伤口除了一点点刀痕还在,居然不红不肿,大表嫂还能干其它的轻活了。大表叔这一手,让在场的人看呆了,我实在无法想象那么大,那么深的一条伤口,怎么就能突然间止住了流血。
当晚,那位大表叔酒也喝多了,唠叨个不停,我趁机问他那咒语是怎么回事,大表叔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止血咒”,农村里谁受伤流血了,医院,这种咒比任何药物都管用,我为他的这个方法感到神奇,不可理解。他无所谓地说,他的师父使用止血咒,那才是出神入化,能够隔了一两百米的距离,在空中画一个符,连咒语都不用,只听他说一声:“止”,受伤人的血立刻就给止住了。
后来,我还听到过大人们说到的什么青铜令(就是铁匠常用的不怕烧红的铁烫伤,也不怕铁器砸到手脚)、生铁水(让人在坩埚炼铁的时候铁水外溅到人身上不会烫伤)、寄痛水(在打斗时可以把疼痛寄到树上或岩石上,自己不痛也不肿)、遁食法(没有吃的时候可以遁别人家里的饭菜填肚子)、架饭法(自己吃多少东西都能转移到其它地方去)。还有什么:千斤扎、九牛造、发泥山、千钧指、定根法、飞刀法、水碗法、腾云法、箍山法、五雷掌、五雷火、隐身法、铁围城等等,但是,我没有见过,只是听说,是不是真的,我就不知道了。
版权声明
除特别注明均来源网络。我们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我们会及时删除
长按识别图中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ciweipia.com/rybw/7276.html